Topics 區塊鏈Current Page

Mantle Network:以太坊 Layer 2 解決方案,實現更高可擴展性

中級
區塊鏈
2025年2月28日
閱讀時間 10 分鐘

AI 概要

展開

詳細概要

以太坊仍然是開發人員的首選區塊鏈,提供強大的安全性和多功能性。然而,網絡的可擴展性挑戰仍然導致高昂的礦工費和網絡擁堵,推動了替代 Layer 2 (L2) 解決方案的開發,旨在提高吞吐量,同時保持安全性。

Mantle Network 採用模塊化架構,提供超大規模和企業級安全性,在 L2 解決方案中脫穎而出。讓我們來探索一下 Mantle Network 如何實現以太坊擴展,以及其關鍵創新、MNT 代幣和其他在競爭激烈的 L2 市場中脫穎而出的功能。

主要收穫

  • Mantle 已發展成爲鏈上金融的綜合中心,由以下三大核心產品提供支持:Mantle Network、mETH 協議和功能 (FBTC) 即將推出三大創新支柱,包括 Mantle 增強型指數基金、Mantle Bank 和 MantleX。

  • Mantle Network 正在從樂觀的彙總轉變爲零知識的有效性彙總,將交易最終性從 7 天降低到 1 小時。

  • 自 2023 年 7 月主網上線以來,Mantle Network 已處理超過 1.75 億筆交易,並與 1,000 萬個獨特錢包連接。躋身第 2 層解決方案前五名。

  • mETH Protocol 已成爲第四大以太坊流動質押代幣,而 FBTC 已跨越多個鏈達到 $10 億美元的總鎖定價值 (TVL)。

EN_2409-T35020_Learn_Read_to_Earn_728x90.png

什麼是 Mantle?

Mantle 正在建設最大的鏈上金融可持續中心。透過其核心產品 Mantle Network、mETH Protocol Function (FBTC),Mantle 正在利用區塊鏈的變革力量爲下一代打造銀行。Mantle 以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社區所有資金 Mantle Treasury 爲核心,確保穩健的流動性和金融穩定性。

Mantle 擁有逾 43 億美元的資產,積極爲核心產品開發提供資金,推動 Agora AUSD、Athena USDe、Ondo USDY 和 EigenLayer 等資產合作伙伴的成長,提高 Mantle Network 的可持續收益、深度流動性和財務效用。 

什麼是 Mantle Network?

Mantle Network 是一款以太坊 Layer 2 (L2) 解決方案,將先進的區塊鏈擴展技術與實用性相結合。其獨特的模塊化架構使其能夠比傳統區塊鏈網絡更高效地處理交易,同時保持穩健的安全性。根據L2beat的數據,L2beat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模塊化L2網絡。

該網絡正朝着利用 ZK 有效性彙總和 EigenLayer 的 EigenDA 技術的方向發展,以確保數據的可用性和交易處理,同時保持與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完全兼容。這使得 Mantle Network 成爲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應用程序和金融服務尋求可擴展性和安全性的理想基礎。

Mantle 與 Mantle Network 有何區別?

將 Mantle 視爲整個金融生態系統,而 Mantle Network 則是爲其提供支持的技術基礎設施。Mantle 涵蓋所有產品、合作伙伴和金融服務,包括價值 43 億美元的資金以及與 Agora (AUSD) 和 Ethena USDe 等協議的關係。

另一方面,Mantle Network 明確提到了 L2 區塊鏈解決方案,可實現快速安全的交易。這本質上是技術基礎,使 Mantle 更廣泛的財務願景成爲可能。

Mantle 品牌重塑

Mantle 生態系統源於 2023 年的戰略轉型。在社區投票的支持下,BitDAO 和 Mantle 合併爲單一品牌和代幣 Mantle (MNT)。此次合併將 Mantle Network 打造爲 Layer 2 技術名稱,並將 BitDAO 更名爲 Mantle 治理

更重要的是,在 2024 年,Mantle 的發展遠遠超出了其作爲 Layer 2 網絡的初始身份。如今,Mantle 已轉型爲一個全面的鏈上金融生態系統,擁有六大核心產品:Mantle Network、mETH Protocol、FBTC、Mantle Enhanced Index Fund、Mantle Banking 和 MantleX。

Mantle Network 的目標是實現什麼目標?

Mantle Network旨在成爲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機構級結算和價值轉移的首選「流動性鏈」。Mantle Network 將模塊化架構、EigenDA 提供的高級數據可用性和 Succinct SP1 提供的零知識 (ZK) 證明相結合,解決了區塊鏈應用面臨的根本挑戰。 SP1

該網絡向 ZK 效用匯總的過渡將最終確定時間從 7 天大幅加快到 1 小時,這對機構資金流動至關重要。這種架構方法保持了以太坊的安全保障,同時提供了高價值金融應用所需的性能。

除了技術改進外,Mantle Network 還在整個 DeFi 領域推動資金效率提升。其基礎設施支持機構資產在傳統市場和去中心化市場中無縫、安全地流動,並輔以大量 Mantle 資金,確保長期發展和穩定。

Mantle Network 與其他以太坊 Layer 2 解決方案

Mantle Network 將技術創新與金融生態系統融合,在擁擠的 Layer 2 領域獨樹一幟。與大多數僅專注於擴展L2s 不同,Mantle 利用其資金爲鏈上金融創建全面的基礎設施。

Mantle 以 EigenLayer 爲動力的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是其一大優勢,在提供與以太坊相當的安全保障的同時,還能保持更高的吞吐量。這解決了許多競爭 L2s 所面臨的安全/性能權衡問題。

該網絡受益於由 Agora、Ethena 和 Ondo 等金融合作夥伴組成的成熟生態系統。這些關係爲 Mantle Network 提供了新 L2s 通常缺乏的內置流動性和用例。

治理仍透過其 DAO 結構完全去中心化,所有決策都需要獲得 MNT 代幣持有者的批准。這種社區驅動的方法與一些競爭性 L2 解決方案中更集中的決策形成鮮明對比。

Mantle Network:如何運作?

作爲擴展以太坊的技術堆棧,Mantle Network 利用模塊化區塊鏈卷積、模塊化數據可用性和橋接來滿足 Web3 的需求,而無需妥協。

模塊化區塊鏈彙總

Mantle Network 採用模塊化架構,將執行、共識、結算和數據可用性劃分爲多個專用層。這種分離使每個組件能夠獨立優化,大幅降低天然氣成本並提升性能。

透過其創新設計,該網絡解決了區塊鏈平衡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問題。Mantle 將特定功能分佈在各個專業層級,在保持穩健安全保障的同時,實現了更高的效率。

隨着 Mantle 即將向零知識有效性升級過渡,Mantle 正在進一步完善其架構。這一實施將透過使用加密證明來驗證交易有效性,從而將最終性時間從 7 天縮短到 1 小時,而不僅僅是依賴於樂觀彙總中使用的挑戰期。

這種架構方法可確保所有用戶都能從相同的安全級別中獲益,而不僅僅是以太坊基層上的完整節點驗證器。透過優化驗證流程,節點無需執行所有交易即可進行有效性檢查,從而顯著降低計算要求。

數據可用性

Mantle Network 與 EigenLayer 的 EigenDA 解決方案集成,解決數據可用性難題。整個主網整合計畫於 2025 年 3 月 19 日完成,與以太坊 Pectra 升級一致。作爲 EigenDA 的首批主要採用者,Mantle 利用以太坊的信任網絡確保數據在保持主網安全的同時保持可用狀態。

EigenDA 提供獨立於共識層的專用數據可用性層。這樣,網絡參與者可以透過單播渠道實現高效的數據傳輸。系統保持擦除率,允許從 L2 和 L1 存儲的碎片重建完整的區塊數據。

驗證者可透過質押 MNT 提供數據可用性服務,從而創造更多收益機會。這些驗證者可確保 Mantle 執行層的區塊數據完整性和準確性。

零知識有效期彙總

如上所述,Mantle Network 正在透過 Succinct 的 SP1 技術向零知識有效性彙總過渡。Mantle 從樂觀的彙總轉向 ZK 有效性證明,旨在提高性能,同時保持穩健的安全保障。

全新 ZK 系統將交易最終性從 7 天縮短至 1 小時。這一改進源於使用加密證明取代挑戰期,以數學方式驗證交易有效性。對於機構用戶來說,這意味着資金可以在不犧牲安全性的情況下更高效地流動。

Succinct 的 SP1 技術使 Mantle 能夠生成緊湊的數學證明,同時驗證整個交易批次。這些證明確認所有狀態轉換均有效,無需驗證者重新執行每筆交易。這種方法可保留計算資源,同時確保網絡完整性。

交易生命週期

當用戶、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DApp) 或腳本在 Mantle Network 上發起操作時,交易就會開始。使用 Mantle SDK 和支持工具創建請求,使用私鑰加密簽名,然後提交給 Mantle 定序器進行處理。

定序器在將交易分批到待處理區塊之前,先下單並處理交易。Mantle 的批處理機制在多個交易中分配固定成本,與以太坊基層相比,可大幅降低費用。

隨着向 ZK 有效性彙總的過渡,Mantle 現在生成加密證明,以數學方式驗證每個交易批次的正確性。這些證明消除了對前一樂觀模型中使用的漫長挑戰期的需求。

驗證後,交易數據和有效性證明將發送至以太坊進行最終結算。Mantle Network 上的數據可用性節點可確保所有網絡參與者都能訪問這些信息,並獲得 MNT 代幣作爲其服務的獎勵。

橋接

Mantle Network (L2) 和以太坊 (L1) 作爲獨特的區塊鏈環境運行,需要安全的橋接基礎設施來在它們之間轉移資產。Mantle 橋有助於 ETH 和 ERC-20 代幣在這些網絡中無縫移動,同時保持兩條鏈的資產識別和完整性。ERC-20

Mantle 的橋接解決方案採用加密安全協議,可驗證交易有效性,並執行正確的資產鎖定和鑄造程序。這可以保持整體代幣供應的完整性,同時用戶還可以從 Mantle 的速度和成本優勢中獲益。

MNT 代幣經濟學

MNT 代幣在 Mantle 生態系統中起到雙重作用,既可作爲治理代幣,也可作爲效用代幣代幣持有者透過對提案進行投票參與 Mantle DAO,每個代幣的投票權均等。對於公用事業,MNT 用於支付網絡礦工費,可作爲網絡運營的抵押品。

Mantle 治理遵循審慎流程,社區討論可演變爲正式的 Mantle 改進提案 (MIP),供代幣持有者投票。代幣持有者必須在參與活動前委託投票權,即無法鎖定或劃轉代幣的要求。

Mantle Treasury 持有 MNT 代幣供應的很大一部分,用於爲生態系統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合作伙伴協議並確保長期可持續性。資金支持的結構爲 Mantle 提供了資源,推動整個生態系統的持續增長和創新。

Mantle Network 路線圖

Mantle 自 2023 年 7 月上線主網以來,已取得重大里程碑。該網絡已處理超過 1.75 億筆交易,與 1,000 萬個獨特錢包相連。現已躋身 Layer 2 解決方案前五名,總價值鎖定 (TVL) 達 22 億美元。

2024 年,Mantle 與 EigenLayer 整合,增強了安全性和數據可用性。 mETH Protocol 逐漸成爲以太坊流動性質押代幣中的第四大代幣,擁有 21.9 億美元的 TVL,而 FBTC 在 2024 年 11 月前在五條鏈中達到了 10 億美元。

2024 年 12 月是一個關鍵時刻,Mantle 宣佈透過 Succinct 從樂觀上線過渡到 ZK 有效期上線。 

展望未來,Mantle 的路線圖包括 2025 年Q1推出的 ZK 上卷測試網,其次是主網實施。該網絡正在透過 ERC-7683 和 Chainlink CCIP 集成擴展跨鏈功能,將 Mantle 定位爲 DeFi 未來的流動性鏈。

在哪裏交易或質押 MNT

想要交易 Mantle 代幣? Bybit 提供多種 MNT 現貨交易對,例如 MNT/USDTMNT/USDCMNT/BTC。Bybit 還提供 MNTUSDT 永續合約MNTUSDC 永續合約。首先,您需要創建一個 Bybit 賬戶,然後使用加密貨幣爲賬戶提供資金,然後導航到相應的交易頁面。

Skinny_Banner-1600x400.webp

結語

Mantle 已成爲 Web3 領域的領先金融生態系統,其 43 億美元的資金和排名前五的 Layer 2。Mantle Network 即將向零知識有效性證明過渡,與 EigenLayer 和三大核心產品整合,將安全性、可擴展性和金融基礎設施的獨特結合,使其處於鏈上金融創新的前沿。

#LearnWithBybit

*爲明確起見,Mantle Network 在本文中被稱爲彙總。由於 Mantle Network 使用 EigenDA 而不是 4844,因此更確切地說,它是一個 Validium。

Bybit App
智慧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