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堆栈中的价值积累:解析模块化区块链未来的价值聚集点
展开
仅需 30 秒,即可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并判断市场情绪!
嘉宾作者: Gabe,Shoal Research 撰稿人
作者简介:
Gabe 之前是 Coinbase 的上市团队,也是 Shoal Research 的作者,Shoal Research 是一家专门从事 DeFi 和基础设施研究的公司。
简介
模块化区块链一直备受欢迎,但人们经常忽视其中的一个方面是它们的价值是碎片化。在这个拥有单片区块链的世界中,所有价值都归功于区块链生态系统,但模块化区块链并非如此。
这是由于其固有的设计。模块化与核心区块链组件相关,意味着不同层次的专业化(即,尽其所能),数据可用性和共识、结算和执行的最佳层将整合到一个区块链中,当呈现给最终用户时,他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数据可用性和共识等区块链组件分组的原因将在本文后面介绍,以及执行和结算。)
对此主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模块化堆栈的主要优势在于用户能够访问更便宜、更优的区块空间(更重要的是,这种专业化使总区块空间能够以指数方式扩展;详见下文)。随着区块链数量的激增,它将解锁我们尚未想到的应用程序 - 就像宽带为我们解锁社交媒体的方式一样,以及更好的安全保障。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也无需担心自己的“理想”堆栈,只需即插即用,随后即可部署应用程序。那么,当所有这些核心组件的功能由不同的区块链执行时,价值究竟会在哪里产生?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深入了解一下模块化区块链。总体而言,模块化区块链叙述对于区块链技术和 Web3 的范式转变至关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扩展带宽,同时不影响区块链如此有趣的原因 - 审查阻力、活力和可信的中立性。
模块化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从本质上讲,使用模块化区块链,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分层扩展在区块链 Trilemma(见上文)上进行最佳权衡。以太坊就是一个例子:对于模块化区块链,以太坊可以用作结算层,因为它拥有最多(也是地理分布最多的一组)的验证者(以及许多个人质押者,整体云集中度更低,请点击此处)。此外,以太坊的链可以说是由比特币之后最好的加密货币 - 以太坊来保护的。但实际上,以太坊非常适合成为结算层,使其成为一个拥有经典桥梁以及争议解决(例如欺诈/故障证明)的地方。
现在,在可扩展性方面,我们在以太坊之上构建的层上进行上述操作,就像我们在 TradFi 中所做的那样(例如,Stripe 或类似 PayPal 构建在许多金融层之上,通常银行每周都会使用 Fedwire,即美联储结算系统,在基层上结算)。与 Lex Fridman 合作的这一集中,Nic Carter 很好地分解了这一问题(值得注意的是,TradFi 的优势在于它利用中心化数据库来记录转账等,而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需要数千个节点的配合才能追加和验证)。
这种机制采用卷积和其他扩展解决方案的形式,卷积是主要的,仅专注于执行(基本上,只是在执行环境中运行代码,该执行环境采用以太坊和以太坊卷积的EVM形式),因此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面可以进行一些权衡(这是本身的另一个帖子)。汇总还需要数据可用性,此外,还需要达成共识才能发挥作用,虽然这可以由以太坊完成,但也可以将其外包(此处也要权衡)到像Celestia这样的区块链。 Eclipse是一个采用模块化的项目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使用以太坊作为结算层,使用Celestia作为DA+共识层,使用SVM(Solana虚拟机)作为执行环境实现独立执行。与单线程 EVM 不同,SVM 作为唯一的多线程虚拟机之一,可实现并行化(基本交易并行处理)。 因此,顺序交易是常态,无法并行化。
模块化还是整体式?
先说一下,以太坊本身并不是一个模块化区块链,它本身可以做所有事情(数据可用性、共识、执行和结算),但也可以由其他区块链和模块化堆栈的层(例如,卷积等执行层)用于结算等功能,从而使以太坊成为另一个项目的模块化堆栈的组成部分。因此,Jon Charbonneau 在以太坊路线图和以太坊汇总上写了一篇精彩文章。
可以理解的是,一切都是模块化区块链,一切都是单片区块链(在基层上执行所有功能,如Solana),具体取决于您对它的了解。例如,如果我在 Solana 上构建了汇总,Solana 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区块链还是模块化区块链? 以太坊也是如此。即使是 Celestia 也可以实现执行和结算,但如果它仅用于数据可用性和共识,那么它也是一个模块化区块链(您就会明白)。
通过采用模块化区块链,不同的区块链可以专注于满足“优化”区块链的要求,正如我上面所解释的那样。 但问题在于:以下哪个层级(数据可用性/DA 用于做空、共识、结算或执行)将获得最多价值(累计价值最高)?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以下推文:
为了更简明地规范我的思维: 1) 要使 DA 层发挥作用,您需要在该层上进行某种排序(因此,DA 层附带自己的共识,即订购协议),因此在这个模块化堆栈中,共识和 DA 不是两大区别。想象一下,使用一个链上可用的数据来创建证明,但这些数据(因为它位于区块链上)由另一个链以其他方式订购。这只是一团糟 2) 像 Arbitrum 这样的执行层具有定价(歧视)能力,而像 Celestia 这样的 DA 层则没有。这是因为 Celestia 提供同质服务(数据可用性),而 Arbitrum(以及 Optimism 等其他汇总服务;我只是以 Arbitrum 为主要示例)为其他地方无法找到的一些优质加密货币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执行环境。这本身就是 Arbitrum 赚取大量收益(每天约几十万美元)的原因之一,而 Celestia 产生的手续费可忽略不计(每天低于 $100,如下图所示,尽管这也是 Celestia 谦逊的一个功能)。
由于 Arbitrum 对测序的垄断(该基金会是唯一的测序器),因此 Arbitrum 也更接近最终用户。虽然未来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共享排序的采用,Arbitrum 协议(定序器、构建器、搜索器)仍将是唯一收取用户费用的协议,最重要的是,MEV 和部分费用将向下流向 DA 层,因为上卷/执行环境仍会将数据写入 Celestia 等!请记住,如果 DA 层捕获了大部分价值,那么今天的汇总会向用户收取比将数据发布/写入 DA 层的成本更低的费用(即亏损操作,而目前情况并非如此)。 Anatoly Yakovenko(Solana 创始人)在 Lightspeed 播客中深入介绍了这一现象。
3) 结算层比 DA+共识层(我认为是执行层)更有价值,这是因为结算层将由最像资金/货币的加密货币资产保护,就像目前最可信的中性结算层以太坊一样,以太坊由 ETH 保护。与结算层相比,DA+共识层将不可避免地有更多的活动/数量流过其中(仅用于桥接和争议解决,因此偶尔,区块标头将从DA+共识层发布到其中)。但结算层的资产仍将更有价值,尽管结算层“做得更少”。看看 TRX 与 ETH 相比,前者的区块链处理量更高,烧毁的原生代币比以太坊多,但其估值低于 ETH。
什么是奖励? 具体而言: 货币体验金。
简而言之,货币溢价是指资产相对于其基本面/基本效用(由于其“货币性”)的倍数。黄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经济中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用途 - 是的,它看起来也不错 - 但其大部分价值都来自其硬性资金特征。举例说明。
从 H/T 到 polynya,比我更擅长:
那么,我们从何而来?
我认为:出于上述所有原因,堆栈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结算,然后执行,然后是 DA+共识(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在 DA 和共识之间划定)。
我的论点总结如下:结算层由于货币溢价而最具价值,执行价值远高于 DA+共识,因为后者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提供同质化服务,成本(因此 DA+共识层的收入)将趋向于 0(略微不相关,但 Peter Thiel 的这一演讲非常好,并讨论了为什么这类企业没有必要追求)。同时,前(执行)层可以以更高的速率构建网络效应,并通过大量流动性巩固网络效应!(他们也更接近用户,他们不会在手续费方面竞争!) 让我再来解释一下这一点。目前,Optimism 和 Arbitrum 等汇总支付了超过 90% 的 DA 费用(实际由用户支付)(本次 Bell Curve 剧集将扩展至我所说的内容),这是他们想要尽量减少的。因此,他们可能会转而使用 Celestia 进行 DA(并因此达成共识),从而大幅降低成本(并因此降低收入)(目前,Celestia 的数据会因卷积而花费便士;如果 Arbitrum 向 Celestia 撰写的数据与今天一样多,则只需支付几千美元 — Dan Smith 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用户并不在乎卷积之间的手续费小幅增加!我不在乎我是否在 Rollup A 上支付 $0.01 的兑换费用,因为我在 Rollup B 上支付 $0.007 的兑换费用,只是因为我没有兑换那么多,而桥接我的资产是一个障碍,会带来安全风险。但对于汇总而言 - 毕竟,企业向 DA 层发布数千兆字节的数据 - 这些成本“增加”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加起来。基本上,卷积是价格弹性的(价格弹性非常高)。 但汇总用户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这样。
结论
从胖协议到胖应用程序,区块链领域的价值累积建模并不是一项新的努力。模块化的出现为公共区块链领域带来了新的组成部分,以及新的经济和价值动态。模块化区块链代表了区块链堆栈的范式转变,从构建一个完整的集成网络,为底层的所有四个区块链功能提供服务,到构建使用专用层实现这些功能的网络。
重申一下,我认为结算层是堆栈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其基础资产相关的货币溢价为支撑。 执行层紧跟其后。相比之下,DA+共识层虽然提供了基本功能,但由于与大宗商品的相似性,因此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收入潜力的降低。
简而言之,模块化堆栈中的价值累计顺序如下:
结算 > 执行 > DA+共识
#Bybit #TheCryptoArk